空天信息產業在雄安起步成勢

最近這段時間,北京郵電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長聘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張佳鑫經常在北京和雄安兩地往返。在不久前結束的第二屆雄安未來之城場景匯空天信息創新技術大賽決賽上,張佳鑫帶領團隊斬獲了空天信息青年創新創意賽道一等獎。賽后,雄安新區有關部門與他進行了對接,計劃將項目落地應用。為此,他近期常來雄安與有關部門進行商討。
張佳鑫介紹,他們獲獎的項目以衛星天基為牽引,將城市中的攝像頭數據、網絡開源數據、政務服務平臺數據等融合在一起,通過智能分析對城市治理效能進行系統性評估和預測,助力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雄安的空天信息產業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備的產業鏈,新區還出臺了相關產業、人才、創新支持政策。我們非常期待加入雄安蓬勃的空天信息產業生態中。”張佳鑫說,他們計劃通過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在雄安注冊公司,推進技術落地應用。
像張佳鑫一樣正積極融入雄安空天信息產業生態的企業和科創團隊,還有許多。
作為航空航天產業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融合發展形成的新興業態,空天信息產業是發展壯大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力量。雄安新區自設立伊始,便高度重視空天信息產業發展,通過出臺相關支持政策、積極引進龍頭企業、培育壯大產業鏈等舉措搶抓機遇,使得空天信息產業在未來之城起步成勢——
去年10月14日,中國衛星網絡集團有限公司位于雄安新區啟動區的辦公樓正式投入使用;10月25日,工信部發布工業和信息化領域北斗規模應用試點城市名單,雄安新區成功入選;11月6日,中國空天信息和衛星互聯網創新聯盟在雄安揭牌成立……這一系列“大事件”,彰顯了雄安新區空天信息產業發展的優勢與活力。
在中國星網這個“鏈主”的帶動下,空天信息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和創新平臺紛紛奔赴雄安。截至目前,雄安新區已聚集超過60家空天信息領域企業,涵蓋衛星集成與總裝、運載服務、衛星載荷等7個細分領域。
產業鏈日益完善的同時,技術落地應用的場景也越來越豐富。在白洋淀邊,“北斗+水域精準導航”已應用于400余艘船舶,在水質檢測以及游船定位方面作用顯著;在啟動區和容東片區,中電信數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部署了“無人機+方艙”基礎設施,助力監管部門對低空飛行安全實時精準管控……隨著雄安空天信息產業鏈的延長,空中通勤、應急通信、水域治理等更多創新場景正從規劃變為現實。
良好的支持政策、蓬勃的產業生態、豐富的應用場景,正在為企業的創新發展充分賦能。
今年年初,藍箭鴻擎(雄安)空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鴻擎科技”)通過市場化疏解主動來到雄安新區。這是一家商業航天和衛星互聯網領域高新企業,專注低軌寬帶通信衛星研發制造,掌握批量化生產低成本、高可靠低軌衛星核心技術。
“我們來到雄安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鴻擎科技總經理史耀中說,雄安在空天信息產業發展上所構建的完整產業鏈、出臺的有力支持政策、集聚的創新要素資源,為企業干事創業營造了極佳氛圍,讓他們堅信在這片熱土上一定能宏圖大展。
來到雄安后,鴻擎科技一方面加大科技研發力度,另一方面爭分奪秒開展廠房建設、人才招聘、設備訂購等工作。此外,該公司還參加了第二屆雄安未來之城場景匯空天信息創新技術大賽決賽,其帶來的低成本變推力氪工質霍爾電推進系統,可以把衛星從300公里高度推到500公里,創霍爾電推爬軌最長紀錄,引發高度關注。
“目前,我們定制的廠房已完成結構封頂,今年將完成產線建設,隨后開始產能爬坡。”史耀中說。
從央企“鏈主”落子,到60家企業聚鏈成勢;從北斗“照亮”地下空間,到衛星翱翔浩渺天穹……雄安正緊握創新之筆,將星河璀璨的蒼穹之夢,書寫成高質量發展的現實篇章。(見習記者康曉博、郝金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