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de id="ecaku"><tr id="ecaku"></tr></code>
  • <button id="ecaku"></button>
  • <button id="ecaku"><input id="ecaku"></input></button>
    <abbr id="ecaku"></abbr>
    當前閱讀:良好生態增進民生福祉(綠色家園)

    良好生態增進民生福祉(綠色家園)

    記者 李紅梅 張騰揚 賈豐豐 洪秋婷

    2022年06月05日15:4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良好生態增進民生福祉(綠色家園)

    水鳥在青海湖棲息覓食。新華社記者 張 軍攝

    河北張家口市崇禮區的太舞滑雪小鎮綠意盎然。史自強 馬佳琦攝影報道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在聯合國第一次人類環境會議召開50周年之際,中國將“共建清潔美麗世界”作為今年環境日的主題。

    “生態興則文明興。”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順應時代潮流和人民意愿,站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高度,深刻回答了為什么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什么樣的生態文明、怎樣建設生態文明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系統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有力指導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本版聚焦各地藍天、碧水、綠道發生的巨大變化,反映10年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響徹神州大地,良好生態環境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體現,綠色日益成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編 者

    神州大地,江山如畫,生機勃發。在河北張家口,清新的空氣、如洗的藍天,讓人們交口稱贊;在青海湖,無垠碧波蕩漾,鳥兒在湖面翩躚起舞,發出悅耳鳴唱;在廣東廣州市南沙區靈山島,濱水碧道綠意盎然,江面上白鷺飛翔,人們紛紛來露營“打卡”……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如今,美麗中國的綠色底色越來越亮麗,良好生態環境持續為人民群眾增添福祉。

    藍天增多,“氣質”提升

    去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增至87.5%

    “如今藍天越來越多,從市區遙望西部的太行山,經常清晰可見。”最近河北石家莊市天氣晴好,市民石梓鮮忍不住拿起相機拍照。

    藍天白云,民之所盼。河北重工業發達,長期以來,能源結構偏煤、產業結構偏重的局面帶來了沉重的環境代價。2013年,全國10個污染最嚴重城市河北占7個。

    這些年來,河北下決心調整產業結構,治理大氣污染,累計壓減退出粗鋼產能1.1億噸、焦炭產能3869萬噸;鋼鐵、焦化等六大重點行業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走進位于石家莊市井陘礦區的河鋼集團石鋼公司新區,綠意盎然的廠區看不到煙塵、聞不到異味,護坡上的小草和樹苗搖曳起舞,與遠處的清涼山交相輝映。

    在車間內,廢鋼被送進電爐冶煉。“進去是廢鋼,出來是精品,電爐短流程煉鋼,讓廢物變成寶貝。”河鋼集團石鋼公司環保部一級業務主管陳文印說,相比過去的長流程煉鋼,電爐短流程煉鋼省去了焦化、燒結、高爐等高排放生產環節,可減排75%以上的二氧化硫、顆粒物等污染物。

    “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熱能,冬季用來給礦區居民供暖,其他季節用來發電,滿足廠區辦公需要。”河鋼集團石鋼公司設備能源中心一級業務主管杜海晶介紹。

    聚焦重點區域、重點時段、重點領域,河北打響污染防治攻堅戰,組織實施秋冬季攻堅、揚塵污染防治、夏季臭氧會戰等32項專項行動,建成全省統一的大氣環境綜合監管指揮調度平臺,全力推進大氣污染治理。

    經過持續攻堅,藍天白云漸成常態。環境監測數據顯示,去年,河北全省PM2.5平均濃度為38.8微克/立方米,較2013年下降62.7%;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269天,較2013年增加120天;重污染天數較2013年減少64天。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區各部門以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大氣、水、土壤污染等突出問題為重點,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人民群眾實實在在感受到生態環境質量改善。

    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是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中之重。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接續實施,產業、能源和運輸等結構調整持續推進。截至去年底,全國累計約1.45億噸鋼鐵產能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近10.3億千瓦煤電機組實現超低排放。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率達到73.6%。淘汰高排放車輛417萬輛。

    環境監測數據顯示,2017年至去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年均濃度下降25%,重污染天數下降近四成。去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87.5%。空氣質量明顯改善,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

    碧水增多,顏值日新

    去年全國地表水水質優良斷面比例增至84.9%

    進入5月,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何玉邦和同事們迎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節。

    一些夏候鳥已經陸續飛來,即將迎來繁殖季。何玉邦和同事們的重要職責是讓候鳥在青海湖安心棲息繁殖。

    為了保護一湖碧水,青海省大力實施生態專項建設,推動設立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成立了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黨的十八大以來,青海湖地區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治理持續推進。

    “青海湖水體面積及水位連續17年呈遞增趨勢,恢復至20世紀60年代的水平,據測算,相當于增加了100個西湖的水量。”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旅游管理處處長陳德輝說,關鍵性物種青海湖裸鯉資源蘊藏量達到10.85萬噸,旗艦物種普氏原羚種群數量由上世紀90年代的不足300只,增加到去年的2800余只。

    生態轉好,青海湖顏值升高,環湖牧民的日子也更美了。

    精致的氆氌毯、雕花的方茶幾、濃香的奶茶味……走進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黑馬河鎮扎西牧場的小木屋里,濃郁的民族特色撲面而來。

    扎西牧場如今已有十幾間客房。“政府給咱配了垃圾分類桶、廢水儲存池、環保用具,還免費提供技能培訓,保護生態、提高收入,哪樣都沒耽誤!”牧場主人扎西南杰說。

    守護好生態,日子美起來。在青海湖畔,自駕游、騎行游、徒步游紅紅火火,觀光、研學、民俗體驗等生態旅游產品深受青睞,牧民們經營民宿、農家樂,鄉村旅游業從業人員達2萬余人。

    保護水生態,改善水環境。許多河湖重現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美景。

    夏日的白洋淀,水面波光粼粼,蘆葦搖曳生姿。

    “這幾年,水質越來越好,一年上一個臺階!白洋淀水質2017年是劣Ⅴ類,通過下大力氣治理,去年淀區水質達到Ⅲ類,為10年來最好水平。”河北雄安新區管委會生態環境局安新縣分局環境監測站站長劉冬梅倍感振奮。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白洋淀人,她見證了家鄉的巨大變化。

    今年4月,京杭大運河百年來首次全線通水。今年5月,永定河自1996年斷流以來首次春季全線通水,實現了與京杭大運河的“世紀交匯”,出現近百年來首次“兩水匯合”的景象。

    如今,坐火車或汽車由南向北奔行華北平原,人們看到,一些曾經多年干涸的河流已碧波涌動。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扎實推進碧水保衛戰,全面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建立長江流域水生態考核機制,加大長江入河排污口監測、溯源、整治力度,組織完成黃河干流上游和中游部分河段排污口排查工作。扎實開展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累計劃定鄉鎮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1.9萬多個。

    全國地表水環境質量穩步改善。去年,地表水Ⅰ—Ⅲ類水質斷面比例上升至84.9%,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下降至1.2%。長江流域、珠江流域等水質持續為優,黃河流域水質明顯改善,淮河流域、遼河流域水質由輕度污染改善為良好。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上升至81.3%。

    綠地增多,生活愜意

    截至去年底全國已建設綠道8萬多公里

    廣東廣州市南沙區靈山島上有一條臨水的島尖碧道。

    靈山島尖碧道突出“綠色生態、低碳節能、智慧城市、嶺南特色”等特點。“在水舞廣場的生態堤可以看到新型生態護坡結構技術,既能承受海浪淘刷,又能種植綠植。”明珠灣管理局總工程師梁睿中介紹,這里還采用多級景觀消浪平臺技術等,把單一城市防洪工程與城市景觀建設、濱海旅游休閑等基礎設施建設相融合。

    碧道沿途點綴了瀑布廣場、濱江濕地藝術棧道等景點,風景怡人。

    “今年‘五一’期間特別火爆,天氣好的時候,河濱沿岸帶一天有3萬多游客。”南沙區水務局副局長曾玉波說,近幾個月來,每逢節假日,都有不少市民來游玩。

    許多市民在碧道露營,親近自然。露營愛好者石健卿是這里的常客,在他看來,碧道景色優美、生態環境好、服務設施配套完善,非常適合露營。

    一條藍色慢步道沿河岸蜿蜒而上,岸邊榕樹郁郁蔥蔥,藍花楹盛放。騎行者穿行來往,散步者三五成群……濱河碧道的建設,不僅創建了人與自然和諧的活動空間,還打通了交通堵點,人們出行更為順暢。

    “這里位于南崗河中游位置,之前河岸兩邊是不通的,下游的市民要到上游去上班,只能繞好大一圈。”黃埔區河長辦高級工程師高大康說,沿河碧道修建后,市民可以沿著河騎自行車,20分鐘就能從下游到上游,而且沿途風景優美。

    美麗碧道成為廣東一張靚麗的生態名片。截至去年底,全省累計建成碧道2900公里,水草豐美、白鷺成群的景象越來越多。

    “碧道建設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態環境和公共休閑空間的需要,成為城鄉居民休閑、鍛煉、通勤的健康之道、生態廊道、休閑驛道、文化漫道。”廣東省河長辦相關負責人說。

    在全國各地,隨著綠色空間不斷增多,人們更愜意地享受綠色休閑慢生活。

    海鷗、江水、藍天、綠樹……上海楊浦濱江位于黃浦江岸線東端,這里曾是機器轟鳴的企業集聚地,如今成為有歷史厚度、有城市溫度的濱水公共空間。

    近年來,上海市推動黃浦江濱江岸線轉型,楊浦濱江逐漸從以工廠倉庫為主的生產岸線轉型為以公園綠地為主的生活岸線、生態岸線、景觀岸線,昔日的工業“銹帶”變成了生活“秀帶”,為城市增添了一道亮麗風景線。

    浙江淳安縣千島湖畔,綿延150公里的環湖綠道風景怡人;福建福州市郊野公園,約20公里長的慢行步道可以賞景,可以開展“智慧運動”;四川成都市大大小小的公園、社區,綠道遍布,綠意鋪展……

    近年來,為滿足群眾休閑、運動、綠色出行需要,很多地方規劃建設了綠道、碧道、健步道等慢行系統。中辦、國辦印發關于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的意見提出,科學制定城市慢行系統規劃,因地制宜建設自行車專用道和綠道。

    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全國已建設綠道8萬余公里。截至2020年底,全國城市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8.24%,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4.78平方米。

    綠色休閑空間增加,讓人們的生活更健康、更有品質。

    (責編:王紅、施云娟)

    排行榜一天一周一月


    微信


    微博


    分享


    返回
    頂部

    關閉

    登錄人民網通行證    立即注冊

    忘記密碼?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ⅴ香蕉| 久久91亚洲人成电影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海翼| 久久国产精品岛国搬运工| 国产激情久久久久影院小草| 国产精品中文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苏妲己 | 久久天堂av综合色无码专区| 天天爽天天狠久久久综合麻豆| 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亚洲国产国产综合一区首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涩爱| 久久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 夜夜躁日日躁狠狠久久|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无码网站| 久久久精品2019中文字幕2020 | 久久国产V一级毛多内射| 狠狠夜色午夜久久综合热91| 国产精品天天影视久久综合网| 久久99精品一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天天日天天操综合伊人av| 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海翼|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一区二区明星换脸| 久久精品视频大全| 久久青草亚洲AV无码麻豆| 久久99国产精一区二区三区| 丁香色欲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三级网|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影院|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热综合一本伊人久久精品|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免费| 无码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孕妇| 精品性高朝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三寸| 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久久蜜桃|